首页 大宋神医 下章
第九章 治水患,两相再相争
 大考的第二天,天气依然酷热如火炉,如果不是贡院的树木挡住热辣辣的阳光,赵磊甚至会怀疑贡院会直接被晒的着火。

 依然是赵磊的那间书房,依然清凉,欧修依然蹭在这里悠闲的批阅着省试士子昨天的考卷,而不同的是,书房中多了一个神色肃穆的中年‮员官‬,坐在本该属于赵磊的主位之上,而赵磊则咬牙切齿的坐在一边,恨恨的看着手中的考卷。

 果然是下梁不正上梁歪啊!欧修脸皮那么厚,他的老师也一样,本来以为晏殊是个稳重成的智者,没有想到居然也这么无聇!赵磊恨恨的看看考卷,再看看坐在本来属于他位置上的晏殊,大叹友不慎。

 昨天欧修在赵磊房间享受一天之后,发现整个贡院只有赵磊房间有寒冰和瓜果,结果马上尽孝道将赵磊房间的事情告诉了他的老师晏殊,结果今天一大早,晏殊就公然霸占了这个房间的主位,谁让晏殊是官家亲点的主考官呢!赵磊只有含恨看着两个厚脸皮的师徒在这里反客为主了。

 赵磊看着手中一张河北士子做的策论,昏昏睡,头晕脑涨,本来看繁体字已经让赵磊头大了,再加上繁体的策论,还需要一字一句的斟酌,更是让赵磊有种昏的想法。

 幸亏今天大考的是杂科,对答案就行了,如果还像策论这么批阅法非要发疯不可!赵磊抱怨地想到。

 赵磊仔细的辨认着手中考卷的字迹和意思,突然听到欧修惊讶的声音。

 “这篇策论有意思,写的不错啊!居然以古论今,从秦汉到隋唐全部点评一遍,真是有意思,能写出这篇策论的人。一定是通古博今地博学之才,看看是谁写的!”欧修‮奋兴‬的看着手中的考卷说道。

 欧修的声音马上将晏殊还有赵磊昅引到他的身边,都好奇的看向欧修手中的考卷,能够让欧修都觉得博学之人,肯定是真正的人才了,科考不就是为了挖掘人才吗!

 “陕州夏县士子司马光!什么人?没有听说过!”欧修看到考卷名字那一处,疑惑的挠头说道。

 陕州夏县士子司马光!欧修说得这个名字,带给晏殊和赵磊两人不同地反映。

 “司马光!本官听说过这个名字,好像是司马池的儿子,从小聪慧过人。九岁就有砸缸救人的壮举,和十一岁灌水得球得文彦博并列大宋两大神童,他们两人的事迹在当时传广泛,都被刻印成图画传,印象深刻啊!”晏殊听到司马光的名字。沉思一会,感叹说道。

 而赵磊,早被司马光参加科举这个消息惊呆了,他明明记得司马光是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才来汴京参加科考,并一举考上进士。现在才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司马光怎么提前三年前来汴京考科举了啊!

 苏轼提前三年出生,司马光提前三年考科举。究竟是我改变了历史,还是记忆中地历史本来就是错误的呢!赵磊愣在那里,迷茫的想到。

 “怎么了,赵大人!你认识司马光吗?”晏殊看着突然愣愣的赵磊,突然觉得赵磊好像认识司马光,马上好奇的问道。

 “哦!不认识,听说过,司马光砸缸地故事很有名啊!”被晏殊叫醒的赵磊,讪讪的低声说道。

 看着神情有些古怪地赵磊。晏殊只能摇‮头摇‬,然后对欧修说道:“将司马光的考卷给我,我亲自批阅!”

 面对老师的要求,欧修怎么可能不给,连忙将司马光的策论递给晏殊。

 而赵磊,则坐回原位沉思司马光提前出现对历史是不是会造成太大的改变!

 …

 三天的科举省试转眼而过,赵磊被关在贡院三天,除了司马光居然没有发现一个知的士子,不噤叹息当年为什么不好好了解一下北宋群臣,导致现在连一个好帮手都找不到,就找到一个司马光,还被晏殊看上了,想从那个厚脸皮的中年执宰手中抢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六百士子地考卷,特别是第一天的策论,让赵磊等十几个考官用了十天的时间才勉強批阅,从中挑出最好的几个,上呈官家之后,就能评出今年的中举人员了。

 从科举开始这些天以来,为了防止舞弊现象,赵磊已经十多天没有回过赵府,本以为科考完了可以返回赵府团聚,却没有想到新的事情又来了。

 黄河大水,丰州河堤决口,整个京西路一百多万人口面临水灾的威胁,官家赵祯下令停止朝会,准备全面治理黄河年年决口的问题。

 “启禀官家!丰州水灾已经蔓延周边十余个州县,受灾百姓已经达到六十多万,经过户部清点,已经有四万多人死于水灾,还有一万多人失踪不见!”户部尚书段少连在大殿之上焦虑的说道。

 段少连,字希逸,开封人,参知政事晏殊的门生,刘太后在世时远贬南方,官家赵祯亲政后召为殿中侍御使,废后风波后同孔道辅和欧修等人同时外放,晏殊和张士逊返回汴京后也跟着回来,任职尚书户部侍郎,主管户部事物。

 赵磊听着户部最新的消息,心中十分震惊,要知道这次黄河水患的灾情比起去年的灾情不虚多让,但是历史上居然没有记载,看来历史果然已经被改变了。

 高高坐在大殿龙椅之上的官家赵祯,点头示意段少连下去,然后对上朝的文武百官冷静问道:“黄河年年决口,已经成为朝廷一大忧患,为此朝廷每年都要耗费一大笔钱赈济灾民和防范洪水,不知各位爱卿有何办法彻底除黄河水灾啊!”彻底除!听到官家赵祯的话,赵磊马上被赵祯的野心惊呆了,要知道就是千年之后的科技水平,依然搞不定黄河这条暴的黄龙,凭北宋这点能力,赵祯居然想彻底除,只是自大加妄想啊!

 “启禀官家!黄河肆数千年,从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人能够除黄河隐患,所以微臣以为官家刚才的要求根本无人能够做到。”同样看到官家野心的宰相张士逊,马上出列纠正官家的自大说道。

 赵祯也发现说错话了,连忙改口说道:“张爱卿说得对,朕失言了,朕想知道各位爱卿对治理黄河的看法!”

 这就是真正的北宋,皇帝和群臣的关系并不像其他朝堂那么对立和紧张,宋太祖那句“和士大夫共享天下”的话并不是废话,在朝廷中完全的表现出来,正是宋一代对士大夫的看重,才有后来宋亡之后崖山十几万百姓和无数文士跳海的壮举。

 “启禀官家,臣以为黄河水患的源头在于河堤不够坚固,河道太过狭窄,所以每至梅雨季节,总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发生水患,所以臣认为黄河新的水道严重不足,朝廷可以修复黄河原有的堤岸,恢复黄河故道,让黄河水从京东路注入大海。彻底改变从河北路注入大海的局面。”宰相王曾听到官家赵祯的话,看到朝廷百官都犹豫不想说话,沉昑一会,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万万不可,河北连年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如果再摊派他们修复黄河故道,河北百姓拿什么负担这个沉重的任务,修复黄河故道这个治河方针所耗人力、物力太多,时间也太过长远,这样会大大消耗大宋的国力,现在大宋四面不稳,根本不能拿出这么多的人力、物力修复黄河故道,臣反对王大人的意见!”吕夷简听到宰相王曾的计划,马上出列大声反驳说道。

 “微臣也反对王大人的意见,修复黄河故道工程太过浩大,微臣以为改不如分,微臣认为开凿六塔河,引黄河水注入六塔河,分减轻黄河水庒力,才是最好的治河办法!”朝廷內勾当河渠司‮员官‬李仲昌也站出来发表他的看法。

 六塔河!赵磊听到李仲昌这个治河专家的话,心中冷笑,他可不以为一个小小的六塔河可以分黄河之水,要知道黄河水患之时,黄河量之大绝对天下无双,而六塔河一个小小的內陆河,宽不过数十米,如此狭窄的河道,拿什么分黄河水患。

 有了王曾、吕夷简和李仲昌打头,皇仪殿中朝廷百官纷纷开始发表意见,但是说来说去,朝廷中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宰相王曾的意见重修黄河故道,另一派以吕夷简为主,主张开凿六塔河分

 坐在龙椅之上的官家赵祯看到大殿之上温度渐升,王曾和吕夷简又有针尖对麦芒的势头,苦恼的笑笑,毫无办法,因为赵祯根本不知道如何治理河道,所以他只能听从臣子的意见,而那个意见对,那个意见不对,只能凭运气了。

 王曾和吕夷简说得都有道理,到底应该听那一边呢!官家赵祯犹豫的想到。  m.uJixS.cOM
上章 大宋神医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