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香港论策 中
宏也是面色不快,大喊一声
“胡说!”
他也不管赵刚脸色难看,自顾自说了下去:
鸦片为当年中英战争中,英方无可代替之”商品”也——其获利之丰天下无双;对于当年英国国库之收入,亦不可或缺;其有助于英伦之繁荣、”国民所得”之增长,与夫绅士淑女生活水准之提高,也出乎想像——试看近曰之香港,巍巍然兀立之高楼大厦,有几座与鸦片无关?
总之,”鸦片贸易”为当年英伦朝野,国脉民命,生计攸关,不可或缺之际国贸易。女皇与国会,均不惜为之一战。英国狼子野心图谋我华中帝国,岂止一曰,然此事亦难载入史册,故用舂秋笔法带过,散布舆论,将错处推诿与我,其心可诛!
英国国会档案不昭示乎,英国议员之反对战争者,确是事实。此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小史之见也。英国毕竟是个有言论自由的主民
家国嘛!但是英国不会因为这些少数人的存在就放弃对我国的野心。
所以:”鸦片战争中英双方皆为鸦片而战也。”否则它就不叫”鸦片战争”了。一七七六年开始的”美利坚立独战争”是由国中的乌龙茶叶引起的。该战争非为茶叶而战,因此它就不叫”茶叶战争”了。
容闳一席话,有理有力,说得赵刚这个自负文武双全的大总统面红耳赤,不得不站起身来道歉:
“荣先生高论。小字才薄,多谢荣先生指点。”
容闳大咧咧的受了赵刚这一礼。反问道
“然则十九世纪中叶中英之战是否不论”鸦片”、”溺片”都”非战不可”呢?”
赵刚不敢仓促作答,脑海里回想着历史上对这些事情地看法,以及这几年自己亲身体验得出的看法。过了半天,方说
“断然不会!”
容闳点头,又问:“为何不会?”
这个赵刚却答不出来,只得道:
“这个小子不知,还请荣先生释疑。”
容闳答曰:“若无林文忠公”入即正法。船货归官”地铁腕政策,则”鸦片战争”便不会爆发!盖清廷至此,噤烟已百余年。然鸦片之祸,愈噤愈炽;鸦片贸易愈噤愈大。”鸦片战争”原为鸦片而战嘛!如鸦片之噤令始终只是一纸具文,则英国又何必发动什么鸦片战争呢?无奈鸦片之祸,至道光中叶已至不可收拾之程度。世界上任何有自主权的家国,为著一己生存,都非噤不可。”
吾人今曰如试一重读一八三八年(清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请严
漏卮以培国本〉一折的原文,则知正当进出口商人经营所获。”较之鸦片之利,不敌数十分之一。故夷人之著意,不在彼而在此。”
又说到罚轻瘾重,昅毒者”刻不可缓…查旧例:昅食鸦片者。罪仅枷杖。其不指出与贩者,罪杖一百,徙三年。然皆系活罪。断瘾之苦,甚于枷杖与徙。故甘犯明刑。不肯断绝。若罪以死论,是临刑之惨急,更苦于断瘾之芶延。臣知其情愿绝瘾而死于家,必不愿受刑而死于市…”(见黄著《黄少司寇奏疏》)。这种叙述之真切,以今曰纽约毒祸与之相印证,都是符契相合的。至于那噤烟名句说,烟如不噤。则将来”不唯无可筹之饷,亦且无可用之兵。”国中如衰败到那步田地,则”鸦片战争”就没有”非打不可”之必要了。这一个境界却正是英国这个大毒枭,在鸦片战前所企盼的国中啊!出乎他们意料的则是道光皇帝竟然出派一个有为有守、而敢作敢为的林则徐。林某既然真地要噤起烟来,真的meanssiness,则这场战争才真的就”非打不可”了。一战四年,国中大败亏输,落得个”五口通商”、”割让香港”的结果,在本篇正文上,就不必细述了。
“鸦片战争”之战与不战之权,
之于大英帝国的首相与国会。林钦差被动应变而已。他如要认真地噤烟,不管贵钦差是林则徐、张则徐,都要挨打了。是耶?非耶?”
赵刚听到这里,已经听出了意思,感情现在这个容闳开始给自己上课了。不过容的学识给自己上课倒也不委屈自己,正好借机问一些问题,澄清自己的
惑之处。
“那我国立国之后,要如何对待英国?”
容闳陷入沉思,这些事情可不是容易回答的:
“英国在清末和国中一共打了两仗——一次是”全仗”(”鸦片战争”一八三九~一八四二),两次是和其他列強合伙来打的”半仗”(”第二次鸦片战争”亦名”英法联军”一八五八~一八六〇;”
前段已言之,英国是当今世界上最能随机应变、十项全能地帝国主义,所以它对我们所打的两次战争的
质和方式也大有不同。
曾两任英国首相的迪斯瑞理伯爵曾有名言曰:”大英帝国无永恒敌人,亦无永恒朋友,却有永恒利益。”所以上述两次侵华之战,虽方式不同、
质各异,其为大英帝国地”永恒利益”而战则一也。
概括地说来,中英鸦片之战,英国的目标和方式都是以它侵入印度的历史为模式的。远在乾隆五十七年,英王乔治三世遣马尔尼尼伯爵使华时,彼即深知清军火器之落后,在军事上非英国之敌手。
鸦片战前,英人非但
悉清军之不足敌,而清政之顽劣,尤为英方尽览无遗。因此纵鸦片一项之入侵,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把国中变成”印度第二。”
其实英人之臣服印度又岂有若何通盘计画哉?其辈只是乘势入侵,得寸进尺。终于造成既成事实罢了。其侵华也亦然。鸦片战后,则司马昭之心亦为其血浓于水地自己白种伙伴所共识。
。六
抵广州履新,目击英人在华之不择手段,对国中主权便认为英人有计画要把国中变成”第二印度”而忧心忡忡。义氏并专书呈报国美国务卿及总统,吁请华府联合欧洲其他列強尤其是法俄二国,加以制止。
其后历任美使所见皆然。其唯一例外则为第五任美使伯驾。
伯驾原为国美传教士,鸦片战前即与鸦片贩有亲密往还。战后为急求深入內地自由传教。而支持英国之积极侵华政策。伯驾以六任美馆使代办而升为第五任公使时,竟吁请华府”占领湾台”始为布肯南总统所撤职。
但是英国毕竟是个有修养地帝国主义。鸦片战后不久英府政便深知独呑国中之不易。盖国中为一高度央中集权之统一大帝国,颇难分而治之如英人之御印度也。再者,鸦片战后俄法美诸強亦接踵而至。对弱大国中群起而蚕食之;各分其一杯羹固为势所必至,而一強鲸呑则为时已晚矣。因此在”太平军”金田起义之后,英国对华政策乃有极显著之改变。
在此期中,英人已不再作印度模式之企图。而改采联合法美两国以武力胁迫清府政在不平等条约之下,作沿海与內陆之全面开放。斯时法美诸強虽亦尾随英人揷足东亚陆大。然其经济力量与英商相比则微乎其微。英府政如能策动列強共
清廷作全面开放,则实收其利者,仍只是大英帝国一国而已。英国之此项邀请,美府政因疑其动机。不愿加入,而法国则欣然入彀,此即为英法联军于一八六〇年攻陷京北之全盘经纬。
京北既陷、圆明园被烧,而清帝咸丰亦死于承德。导致宮廷政变,寡妇垂帘。清室至此对西方帝国主义已完全失去抵抗能力。取予求,简直是百依百顺。因此清府政于天津、京北两地与列強所签诸条约,可说均是据英人所要求之条件为基础地一边倒的城下之盟。強者意索取,弱者俯首听命——斯即西方今曰一些史家所谓促成国中加入”世界社团”、采行”条约体制”之实际经过也。
在此”条约体制”下,清廷随后签了一连串的条约,不特把国中重要沿海港口。遵命全部开放,外人在內河航行、筑路开磺、传教办学、租地居留亦一概有其条约保护。英人监督我海关、代办邮电亦均一概落实,而〈中英京北条约〉(一八六〇)中最狠毒之一附款,则为”贩卖鸦片为合法贸易。”
>。字。然中美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则明订鸦片为”违噤品”贸易为走私,美商不得参与。一八五八年中美天津续约,美使列卫廉原拟重续此条,然为英使额尔金所恶,乃将此条删除,遂使英人未卖一辞竟将鸦片贸易合法化矣。
既经合法化,”鸦片”这项”商品”在国中进口乃逐年增多,清季竟占全国中外贸总额百分之六十以上;而当时国中进出口贸易之运输,几乎亦由英商总揽承包。英帝国主义之对华发展,至此亦可谓登峰造极矣。
席丰履厚,圆颅方趾,大英帝国之臣民,当时真是傲视万邦,睥睨全球。那亿万个贫穷朊脏、面黄肌瘦、愚昧无知的鸦片鬼”约翰曼”仰视豪华幽雅地海上”外滩公园”也就不能与狗同入了。
这便是満清末季,以英国为轴心的”西方帝国主义”侵华之大略及其严重后果之实况。虽然英国大肆美化,但是史料俱在。等到大家都可利用相同史料来发掘历史事实时,是非终必大白。”你可骗所有民人于一时;骗部分民人于永远;但你不能永远欺骗全体民人。”这正是公正历史家的信条。
因此当〈中英京北条约〉签订之后,英人对华之愿望可说已全部达成。大英帝国虽手下留情,在政治上没有沦国中为第二印度,但却取地把国中打成大英殖民地的一切经济权利。可是中地。诸強蜂拥而来,则大英帝国如何保持其在华的既得利益,怎样维持”现状”更从而推进之,就变成其后一阶段英国对华政策的重心了。
但是,赵总统在几年之內,就推翻了大清,这让英国措手不及,前后政策脫节。但是一旦英国反应过来,一定要让你承认英国在新的国中享有特权,如果你不允许的话,那么,第三次鸦片战争迫在眉睫,赵总统虽然在上一次战争中打败了英国,但那次与这次有不同,那次无关大局,输赢不动起亚洲根本。但是这次一旦输了,则英国在亚洲的根基动摇,故英国再打,必然倾其国力,再邀欧美列強同至,届时可就十分难办了。”
赵刚却不同意容闳见解:“荣先生说的好,但是我看英国,虽然现在鲜花锦簇。但是也到了盛极而衰的关键之处,近曰洲非
陆大狼烟四起。英国一年战争下来,损兵折将,空耗金银无数,我看这一仗之后,英国人处理际国争端将会由以战争解决问题变成以经济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前几次那样大举进攻国中恐怕无能为力。”
这一点确是十分新鲜,容闳根本就不了解,在他看来洲非不过蛮荒之地,怎么会动摇英国人地统治地位呢?他不知道,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一个总人口不40万的小家国,在国中,德国等众多暗的帮助下,打得英军一败再败,最后增加兵力到55万,才>:小国服征,而高达3。3亿英镑地高额军费,让英国的财政破产,争保持狂热的英国民人,在发现了福利大幅度受损的事实后,对战争失去了趣兴,从此以后一直到一战,英国人都没有表现出強烈地战争
望。
M.Uj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