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群英三国 下章
第146章后续的安排
 郭嘉成为新一任的总理,然而他上位的第一时间,就表示两年內除了特殊情况,否则都会萧规曹随,沿用戏志才的行政方式和方针。----

 这是他对这个老友的敬重,最重要的是这些方针和策略本身也得到了他的认可。没必要为了显摆自己的地位,故意推翻了重建,这样只会浪费时间而已。再说就算重建,只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在融合了王允的武魂之后,郭嘉的全属已经获得了全面的提高。比不得融合了张角武魂的戏志才,不过他是在没有规则之力阻碍下融合的,所以提升幅度而言相差不大。

 本来相对薄弱的行政能力得到了加強,子的性格在成为总理之后也开始修正。当原本吊儿郎当的他,第二天以非常严肃儒雅的姿态出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已经习惯他原本样子的文武们顿时有点反应不过来。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一些议题自然成为了当前必须要处理的问题:

 首先,徐州和青州已经成为本国固有的领土,如何处理这些领土;其二,针对两地的防守安排,应该如何调动;其三,总理的任期应该设定一个时限了;最后,关于行政部门公务员退休年龄的界定,还有第一批退休人员名单的拟定。

 第一个问题不难,说穿了就是选两个人来担任徐州和青州的刺史而已。这点大家已经有了名单。不多时就已经决定,审配担任青州刺史。而沮授担任徐州刺史。

 两人都是方云的老部下,行政能力都非常出色。其中审配允文允武,考虑到履历和能力问题,所以他担任青州刺史也算是众望所归;沮授更不必说,本来担任军师一职也非常合适,不过他本人更擅长治政。履历而言也是老人。所以安排在徐州倒也算是合适。

 与此同时,宗宝转为地方武警系统,武安国作为副将,调入徐晃麾下,驻守在平原郡祝阿一带,主要是防御可能来自兖州的敌人;张济和张燕两人驻守在齐国般一带,虎视泰山郡。考虑到防线问题,或许有可能对泰山用兵。

 张绣调往琅琊郡临沂,胡赤儿和胡车儿分别在缯国和彭城郡合乡一带驻守。只要遇到攻击。基本上张绣和驻守在沛县那边的张郃会第一时间过来支援。

 高顺和高览两人,分别在沛国的谯县和向县驻扎;赵云则是在淮陵一带驻扎,至于广陵那边,太守方云交给了陈登和秦宜禄这两个徐州老人来看顾。一则陈登的确是允文允武。是一个当太守的材料,以后历练历练,当一方刺史也不是太勉強。

 就是要通知他少吃鱼脍,毕竟历史上他就是吃鱼脍吃出寄生虫病,最后在三十九岁那年挂掉的,那本来可正是年富力強的时候。

 至于要不要开战‮国全‬质的杀虫行动,比如捕杀钉螺什么的。方云也在考虑之中。

 北方这边,韩猛继续驻守清河国;周仓则调往上阿一带驻守;解然则是在黎一带驻守,管亥、臧霸、孙观、尹礼和吴敦等人也分布在这条防守线上。有些不能指望他能够守得住,但至少要拖延到友军前来支援。为此,新一轮的征兵和训练必然要开展。

 好在有徐庶暂时担任总教导官,有他负责训练那一切都会轻松许多。

 就在前几天,方云又开出了一个步兵转职令,他想都没想就交给了徐庶。此刻徐庶麾下已经招募了一千步卒,然后在这些步卒的基础上,扩招了四千普通士卒加入进去作为徐庶麾下的主要战斗力,本届军官‮试考‬前十名的张妍和徐盖,则出任他的副官。

 早些时候投降的田豫,还有原本刘虞麾下的大将鲜于辅和阎柔,则安排在了边境驻守。与此同时,陈涛、赵黎和樊稠则被调了回来,陈兵并州边境,做出了攻打司州的准备。

 其中陈涛和赵黎回来晋的时候,家里的子已经为他们添了一个后裔。陈涛的儿子叫做陈靖,而赵黎的第一个儿子,则为了照顾蔡邕的面子,改姓蔡,叫做蔡庆。

 两人都是不安分的主,结果他们在晋休整了一段时间后,调往并州边境大概在一个月后,他们府中又派人过来表示,两个夫人又怀上了…当然,这是后事了。

 倒是文稷,难得成亲了,子却是属于难产型,至少那么多年都不见怀上。他不得不把子的婢女给收了当妾,结果一发命中,这下子好歹也算是证明了他至少不存在问题。

 各武将调配的安排已经完成,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文臣们最关注的主题。

 一个总理大概可以在位多少年,显然五年的时间并不妥当,很多政策只怕都还没有见到成果就不得不退下去了。十年的时间又有点长,万一总理平庸无能还要占着位置,那对于下面有能力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磨折‬。

 好在方云已经有算计,表示总理的任期是四年一届,四年后若是成绩斐然,而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么就可以连任一届,也就八年的时间。八年后不管成绩如何,也该让位了。毕竟按照正常的政治生涯计算,一个底层的科员混到总理级别,至少也得五十几岁的年纪,八年的时间已经是六十多岁,退下来也算正常。

 另外,方云拟建设一个政治咨询局,所有退休下来的总理和国级‮部干‬都会安排在这里。至少也会挂一个名,遇到‮家国‬大事的时候,他们将有机会列席,并针对下一步的方针给予建议。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出席,这是自愿原则。

 这个安排。主要是给他们一个发挥余热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帮助那些新的政治新人。简单来说就是以他们丰富的行政经验。给新人带带路,帮忙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这个提议自然也得到了文武的认可,谁也不希望退下来之后,就蜗居在家里无所事事。虽然抱子弄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身居高位久矣的他们,很不习惯这样的生活。

 最后就是退休时间的问题。按照方云的意思。六十岁便是一个公务员退休的时候。尤其是最后三年的时间,若无更进一步的可能,那么就要提升半级担任一些闲职,给后来者让让路。时间一到,再提半级退休,享受该级别的退休待遇。

 其实,说穿了就是打算普及退休金分级制度,至于退休金这种存在,在这个时代其实已经存在。按照《汉律》。70岁就可以致仕,也就是退休,这个情况下下,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员官‬。可以享受俸禄三分之一的退休金。少数功勋卓著的,还能发原俸。

 不过唐朝的时候,六十几岁的也可以致仕,但是这个情况下,就没有俸禄发放。然而很多朝代,‮员官‬宁可死在任上,也不会致仕。

 和未来不同的是。未来人才多,所以退休是被动的,年龄一到就退休。

 这个时代人才太少,以至于想退休君主也未必允许,至少没有那么快找得到可以顶替的存在。所以这个时代的退休,往往意味着是臣子主动请求退休。最多,就是因为犯了什么特别的过错,或者政治站位出错,所以才‘被告老’,这应该是最原始的被动退休了。

 大官都这样,不足两千石的小官自然就别指望可以致仕了,就算是致仕也没有退休金可以发放。不少人担心老了之后,家里人没有人照顾,难免就会贪一点留给家人。小贪有时候就这样发展成为大贪,巨贪。

 到头来,吃亏的还是百姓,损失的还是‮府政‬本身。

 至于那些真的可以坚持到最后的‮员官‬,估计对他们来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应该算是最好的安慰了;有能耐的,多少也会在退休之前,安排好儿孙的仕途,甚至当个小吏什么的,安排不了的,就让儿孙自谋出路吧。

 一个‮家国‬出现这种两极分化,那可不是方云希望看到的。好在随着商业税的不断增加,他也有了发放退休金的底气。

 这件事情也关系到‮员官‬退休之后的收入和待遇问题,结果讨论自然也是最为热烈的。就这样足足讨论了三天,基调这才确定了下来。

 退休金分级,根据不同的级别给予不同的俸禄待遇。俸禄的发放不和职位挂钩,而是和工作年龄挂钩。工龄越高,那么发放的退休金就越高,反之则越少。至于那些在任上就暴毙而死的,‮家国‬最多给予一定的抚恤,但退休金显然就没办法发放了。

 这个退休金,仅仅是本人可以领取,而且在本人死亡后,就自动取消发放。不过每年会根据市场物价,甚至退休者本身的年龄上调一部分的退休金金额,不让退休者吃亏就是。

 最低一级的退休金,至少也要让退休者,每天可以吃三顿,每周至少有一顿作为发放的标准。不管如何,也不能让别人退了休之后,吃个饭都成问题不是。省着点,比如每天吃两顿,不吃(毕竟有食油)的话,多少可以省下一些退休金买点别的用品什么的。

 退休金的分级还有发放,就这样直接通过,剩下的就是宣传和后续的普及问题。

 当然,如今还有一个非常需要处理的问题,那就是拟定第一批退休人员名单的事情。其中,杨彪、王子服和蔡邕等老臣赫然也在名单之中。

 他们的政治生涯,基本上只有三年的时间,三年后如无意外基本上就要退休了。在仔细考察了这些年的政绩情况之后,对于没有升迁可能的人,将提半级放在清闲部门,等待退休的到来,比如一些没什么实权的副职之类。

 次曰,随着报刊的发布,退休制度和退休金制度也开始为天下人知晓,不过目前只是在晋一带广为人知。当然,也因此引起了百姓的热烈反响。(未完待续。(。))

 ps:行政篇暂时告一段落,下一章恢复战争篇!

 …  M.uJIxS.COm
上章 群英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