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恬喜嫁 下章
第20章 因由
 长房的沈兆远十岁上就已经请封了世子,距今已经有三十余年,近两年成国公沈邺也渐渐有了荣养的心思,沈兆远再过不久大抵也就能袭爵了。

 偏生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成国公府里有人暗算沈熙之事。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一下沈熙身份的特殊之处。

 大梁朝立国近百年,历经了五代一共六位皇帝,如今居于帝位的,就是景泰帝。

 至于为何会是五代六位皇帝,这就是源头了。

 大梁由太祖皇帝定下江山,太祖驾崩之后是兴宗继位,兴宗却有两个儿子做了皇帝,一个是穆宗,另一个则是安宗。

 兴宗未至花甲便驾崩,当时的穆宗还不到三十岁就登基为帝。

 穆宗也是个勤于政事的,不过他在位期间,北边的北夷经历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终于恢复了因为当年太祖皇帝而大伤的元气,又重新变得蠢蠢动起来。

 后来北夷在大梁的猝不及防之下发兵攻打大梁,战事一起,大梁便陷入了困局,为了振奋将士的士气,穆宗决意去辽城御驾亲征。

 却没想到,后来由于穆宗身边的宦臣与北夷勾结,以至大梁的大军在辽城败于北夷之手。

 那时的穆宗被残存的将士护着,其实是可以孤身逃走的,可是北夷人以辽城満城百姓的性命相挟,要求穆宗引颈待戮。

 事情的最后,穆宗到底不能放任満城百姓的性命,顾不得这是北夷人的阴谋,主动现身被俘。

 古时尚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更别提是早就对大梁有异心的北夷。

 将穆宗捏在手里,北夷人向大梁提出了许多极为苛刻,叫大梁朝野上下都不可能同意的要求,可若是不同意,大梁的皇帝被北夷拿捏,于大梁来说无疑也是种掣肘。

 在那种情况之下,満朝文武奏请当时的宁太后,拥了穆宗一母同胞的弟弟登基为帝,也就是安宗,尊穆宗为太上皇,且在北夷再拿了穆宗做幌子时拒不回应。

 后来安宗任用了几名擅战的将领,在与北夷的大战之中夺得了庒倒的胜利,北夷大败而回,无奈之下也只能放回穆宗。

 有句俗话叫一山不容二虎。

 一座山尚且如此,大梁朝到这时竟有了两位皇帝,当时朝廷上下几乎都不知晓要如何是好。

 毕竟,穆宗原本就是名正言顺的帝王,后来更是为了辽城百姓的性命才会以身犯险,这场大战之后,几乎全大梁的百姓都拥挤着穆宗。

 可另一方面,安宗亦是个明君,大梁就是在他的主持之下才得以将狼子野心的北夷给击退。

 就在所有人都为难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北夷所囚时受了太多罪,穆宗才回到大梁不久,就突然生了一场大病,没多久就驾崩了。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没有了那叫人为难的帝王之争。

 穆宗当时是有儿子的,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穆宗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安郡主的父亲,在被安宗封了端王之后,也突然染了重病,绵病榻之后早早就离了世。

 端王薨逝之前,也只得安郡主这么一个女儿。

 于是,到得如今,穆宗那一脉的骨血,竟就只有沈熙一人。

 沈熙的特殊,也就由此而来。

 事实上,当初穆宗和端王先后离世,朝中乃至是整个大梁朝,都隐隐有种说法,道是穆宗和端王之死都并非是自然的生病,而是因为当时的安宗不想将皇位让出来,所以才会先后朝穆宗和端王下手。

 这种阴谋论自然不会被拿到台面上来说,但这么多年来却始终都存在着。

 辽城的満城百姓,当年是因为穆宗的主动现身才得以留下性命,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也仍感念当年穆宗的恩德,又因为有这种说法,因此辽城这些年来对朝廷派去的‮员官‬都极为不买账。

 可想而知,若是穆宗一脉唯一的骨血,也就是沈熙,竟然也早早的就死了,这大梁朝来又会生出多少事端来。

 在徐玉见的前面几世,沈熙死后,如今的景泰帝即使贵为天子,也立即就背上了对穆宗一脉斩尽杀绝的名声,尤其是辽城百姓知道这件事之后,差点就真的要谋反了。

 就算后来景泰帝追封了早逝的沈熙为端郡王,也没能将事态完全庒下来。

 要知道,在大梁朝,只有亲王的封号才是一个字,郡王的封号都为两个字。

 更别提,沈熙虽是穆宗之后,却也只是郡主之子,若按礼制来,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封为郡王的。

 可惜的是,沈熙就算有了景泰帝给的这样的礼遇,却是早早的就没了命。

 连命都没了,空有一个郡王的封号,又有何用?

 这些前世之事在徐玉见脑中疾速闪过,她随即道:“沈家有五房人,会有人谋害沈熙这个根本不可能继承爵位的人,指不定就是有人想要浑水摸鱼,若从沈熙出事之后谁是得利者来说,即将袭爵的长房不太可能在这个紧要关头生事,二姑母所在的五房在这件事之中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因沈熙是在武定侯府出的事而被扯进泥潭之中,再除开安郡主和沈熙所在的三房”

 这就只剩下了二房和四房。

 偏生,二房和四房还都是庶出的。

 “啧”徐玉见这样一分析,一边摇着头一边道,“看吧,还是咱们府里简单些。”

 徐玉初深以为然。

 武定侯府里拢共也就四房人,只有二房是庶出,再加上在袭爵一事上,所有人都有共识,长房的大老爷徐兴是最合适的人,所以倒没有这方面的争端。

 只等着老太爷向景泰帝上了折子,徐兴就能平稳袭爵。

 不过

 徐玉初点完头之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咦,她这才十一岁的妹妹,什么时候对成国公府的事如此了解了?

 就连她自己,因为即将及笄,且很快就会定下亲事,姜氏以及老太太这两年都有意识的教导过她这些京城各大家的情况,对成国公府的事都并不了解。

 那么,徐玉见是如何知道的?  M.uJIxs.COm
上章 欢恬喜嫁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