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残明 下章
第二十八章 楚军的框架搭起来了
 汪克凡给了‮报情‬局一千两银子的经费,五十个人的编制,由于湖广的形势非常紧张,权习把人凑够了以后,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就投入到细致而琐碎的工作中。

 从隆武二年的年底,到隆武三年的年初,‮报情‬局突然冒了出来,乃至于曰后没人能说清,这个在帝国的权力中枢里举足轻重的部门,而且毫无疑问是最神秘,最有威慑力的那个部门,到底是哪一天,甚至是哪一年成立的。

 这一点也不奇怪,隆武三年的新年前后,恭义营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报情‬局的成立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人注意这个新的部门,不知道‮报情‬局具体是干什么的,包括权习自己也没想到,他因为担任‮报情‬局第一任局长,将在史书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汪克凡离开湖广的时候只是一员参将,再回来已经是提督江,封疆大吏,恭义营也来了一个爆炸发展的新阶段。

 水涨船高,随着汪克凡地位的提高,他部下的将领也早已升官进职。

 汪晟被提升为总兵,周国栋等人被提升为副将,史无伤等人被提拔为参将,就连年纪轻轻的京良都被提升为游击将军,张家玉则以文职代领东莞营的坐营官,汪克凡又上书隆武帝,保举王鼎为副将,顾宗福为参将,估计很快就能得到批准…

 整个武将系统已经比较完备,为全军改编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隆武二年的年末,汪克凡对全军进行了大规模扩编,从七千多人扩充到两万六千多人,‮队部‬达到这个规模后,原有的编制已经无法満足实际需要。汪晟等部都‮立独‬成营,这支大军也不便再称为“恭义营”汪克凡和众将商量之后,把这支‮队部‬改名为“楚军”

 汪克凡的籍贯在湖北,楚军起家在湖北,现在的驻地也在湖北,又属于朝廷中的楚勋集团,用“楚军”这个朴实无华的名字,清晰表明了这支‮队部‬的归属,和汪克凡不容置疑的‮导领‬地位。

 楚军下辖八个步兵营。两个骑兵营,一支火器‮队部‬,一支水师,以及其他‮队部‬。

 八个步兵营是楚军的主力,汪晟所部编为崇营。周国栋所部编为通山营,谭啸所部编为岳州营。滕双林所部编为通城营。吕仁青所部编为大冶营,张家玉所部编为东莞营,王鼎和顾宗福所部编为吉安营…而恭义营的名字仍然保留,作为汪克凡的直属‮队部‬。

 每个步兵营平均有一千七百名战兵,七百名辅兵,再加上亲兵斥候等等。总兵力在两千五百人到两千六百人之间,这个编制大小适中,既能保证‮立独‬的作战能力,又不会过于臃肿。失去灵活

 编制的精确化和固定化,在军事管理上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可以把每个步兵营当做一个‮立独‬单位,对其战斗力有一个大致的估算,又比如在后勤保障上,固定的编制可以实行精确的量化管理,方便统计各种物资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两个骑兵营一大一小,大的是帖兆荣的西凉骑兵,有两千人马,称为西骑营,小的是汪猛的骑兵‮队部‬,总共有一千多人马,称为江骑营。

 骑兵的机动很強,就像一只随时可以打出去的铁拳,对于楚军来说,只有帖兆荣这一个拳头还不够,还需要再铸一只铁拳。由于马匹有限,汪猛手下的骑兵本来只有几百人,‮立独‬成营显得兵力不足,汪克凡为此亲自做帖兆荣的工作,又调给江骑营五百多西凉骑兵。

 帖兆荣刚刚投靠汪克凡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挂四品武官衔,不到一年內却连升两级,成了正二品的副将,还在广州隆武帝御前多次接受召见,荣耀无双,前途似锦,早就打定主意要跟着汪克凡卖命,对汪克凡的决定没有表示任何不満。

 当然,他虽然没有任何表示,心里多少也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又自己想通了。

 他的骑兵在楚军中非常重要,转战江西和汀州救驾的时候都大出风头,甚至庒过了老资格的汪晟、周国栋等人,当时虽然得意,闲下来的时候却有些担心,怕应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话,汪克凡略微削弱了他的兵权,反而让帖兆荣松了一口气。

 吃亏是福,让出这四百多骑兵之后,帖兆荣发现自己的人缘变好了,汪晟等老资格的将领对他更加亲切,真正接纳了他。这让帖兆荣感到非常庆幸,楚军內部的派系非常明显,汪晟还算公正,周国栋等人却有些排外,作为一个被收编的杂牌将领,能加入到这个核心集团中,付出那四百多骑兵的代价也值得了…

 经过扩编之后,楚军一共两万六千多人,其中战兵一万四千多人,辅兵五千多人,骑兵三千多人,还有两千多人的其他‮队部‬。

 这一万四千名战兵有几个来源,包括恭义营原来的四千多名战兵,两千多名辅兵,东莞营和吉安营的三千多名战兵,以及三千多名刚刚招募的新兵。

 恭义营原有四千多名战兵,个个身经百战,都是精锐老兵,是全军的主要骨干,其中数百人更被提拔为基层军官,他们是保证恭义营战斗力的基础,也对汪克凡最为忠诚。

 恭义营原来还有三千名辅兵,皮镇一战后还剩下两千多人,经过战火的考验和锻炼,这些辅兵的素质大幅度提高,披上铠甲就能作战,经过挑选之后,百分之九十以上被转为军饷更高的战兵。

 东莞营和吉安营一共有四千人,由于他们建军的时候铠甲比较充足,所以装备了三千多名战兵,在比例上甚至超过了其他各部,像吉安营当初得到了张先壁的装备,军中几乎人人有甲,战兵有一千八百多人。

 仅有老兵是不够的,军队中还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汪晟等人提前回到湖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各回家乡,招募新兵。

 汪晟回崇,为恭义营和崇营招兵,周国栋回通山,为通山营招兵,谭啸回岳州府,为岳州营招兵,滕双林就留在通城,为通城营招兵,而吕仁青则在各地招收民,从中选择青壮,补充进大冶营。

 何腾蛟在湖广横征暴敛,崇、通城这几个县和岳州府都未能幸免,老百姓的负担很重,有很多自耕农和佃户都到了破产的边缘,负债累累,家无存粮,兵荒马的年头,想老老实实种地都不可能,当兵就成了一条最佳的出路。

 汪晟等人回乡招兵,军饷仍然保持每个月一两半的银子,却免去了每人五两的安家银子,就这样都有无数的青壮踊跃报名。明清两军又在湖北进行长期拉锯战,战火所到之处,百姓们被迫逃亡,吕仁青招收民也非常顺利。

 汪晟等人招募了将近一万新兵,仅仅省去每人五两的安家银子这一项,就为恭义营节约了五万两军费。

 他们从这些新兵中,挑选了三千多名精锐青壮,直接补入战兵队。除了东莞营和吉安营,三千多人分散到六个步兵营里,每营只有五百多名新兵,有那些老兵传帮带,很快就能恢复战斗力。

 除了三千多战兵以外,汪晟等人还招募了五千多辅兵,数百名各式工匠,这些辅兵和工匠都分配到各营之中,分别管理。对楚军来说,每个营就是一个‮立独‬的战斗单位,不会组织单独的辎重‮队部‬。

 吕仁青的大冶营主要由矿徒组成,他现在是从二品的参将,在家乡有了一定的号召力,就回去招募了两百多个老乡,但这些老乡和他家里没有直接关系,还都是一群新兵蛋子,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培养成骨干亲信,所以在现阶段,大冶营的基层军官主要仍然由矿徒老兵担任。

 为了补充足够的兵源,他又从民中招募了一千多名青壮,但这些民的来历比较复杂,大多来自于湖北的清军占领区,虽然经过审查,也难免混杂着清军的探子,权习的‮报情‬局很快就接到了军方的第一个委托,在大冶营中进行严格的清查,以剔除鞑子的细作。

 除了步兵营和骑兵营,汪克凡又成立了一支火器‮队部‬。

 楚军的前身是恭义营,恭义营一向注重火铳的使用,楚军各部里都有专门的鸟铳兵,在这个年代,火铳的威力还不足以单独成军,必须和其他兵种配合。

 但是汪克凡的眼光更加长远,深知热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尤其炮兵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汪克凡成立的这支火器‮队部‬,其实就是炮兵的种子。

 当然,恭义营现在的火炮并不多,只有十几门。

 除了那两门老资格的千子雷炮以外,汪克凡还从海盗罗经受那里要来十门三磅炮,两门四磅炮。三磅炮的重量相对较轻,可以随军野战,四磅炮相对重一点,但为了追求程和威力,他还是要来了两门四磅炮做备用。(,!  m.UjiXS.coM
上章 残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