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残明 下章
第一七一章 浪卷千堆雪
 文官们在酝酿反击。

 看到形势越来越被动,杨廷麟匆匆赶回南京,主持大局。在他的安排下,学宿儒呕心沥血,懂军事的更是挖空心思,想在笔墨官司上扳回一城,一篇篇新鲜热辣的文章接连出炉,却又被杨廷麟和汤来贺打了回去,汪克凡那两篇文章结构严谨,论点清晰,这些文章相比之下都缺乏说服力,必须再集思广益进行修改,大家的头发都熬白了一把,终于凑出一篇三万多字的“鸿篇巨著”通过了杨廷麟和汤来贺的初审。

 凭良心说,这篇文章也没高明到哪去,但是胜在文章的长度,绕过来绕过去从各种角度提出质疑,掰开了碎了一条条的辩论,实质上都是些车轱辘话,但起码能够拿出去抵抗一阵,尽量把战线拉长。

 杨廷麟对这篇文章寄予厚望,亲自做最后的修改,对每个字都仔细推敲,务求尽善尽美,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时候,手下人却突然送来消息,楚军以崇营等四个营共计一万六千甲兵,突然向东南方向进军,走常州,奔无锡,眼看就要和太湖北岸的王得仁会师,对苏杭地区虎视眈眈。

 坏了!

 汪克凡双管齐下,一手拿着笔杆子,一手拿着刀,打赢那场笔墨官司后,就没打算继续纠,甚至不等远在桂[ 林的隆武帝作出反应,毅然采取了军事行动。

 没这么玩的!

 咱们正吵得好好的,干嘛动手?

 杨廷麟,汤来贺和万元吉找上门去理论。汪克凡的态度不卑不亢,一句“军情有变”就把他们顶了回去。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却死活问不出来。

 这不是发脾气能解决的问题。杨廷麟等人无奈之下只好讪讪离去,回到住处后,汤来贺屏退左右,与杨廷麟、万元吉密谈,第一次提出了退让妥协的建议。

 “汪克凡要做北伐提督,就由着他的心意好了,否则就要兵戈相见,如今形势败坏到这种程度,他出兵苏杭已是师出有名。我等如何与之抗衡?今曰忍让退避,曰后还有回旋的余地,若不能尽早了解这桩公案,万一汪克凡拥立外藩,将至陛下于何地?”

 “拥立外藩?汪贼哪有这样的胆子…”杨廷麟拍案而起。

 “有,他有这个胆子的。”万元吉喃喃说道:“当年左良玉尚敢起兵清君侧,汪克凡胆大妄为,又有什么不敢做的,鲁藩近在咫尺。在江南颇有人望,汪克凡若与鲁藩合,江南恐怕就会悉数倒戈…”

 杨廷麟张口结舌,支吾了半天。颓然瘫坐在椅子上。

 在这次冲突中,汪克凡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強硬,一连串的组合拳使出来。一拳接着一拳如暴风骤雨般毫不停歇,全方位的占据了优势。文官们已经摸不准他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会不会做出更烈的事情。如果在十几天前。文官们还有信心与之一战,但是现在军心、民心已,最可靠的士绅阶层都“叛变”了,他们也就失去了底气。

 现在认输投降,还能保住一些利益,维持隆武朝廷的统治,如果抱着两败俱伤谁怕谁的想法死扛到底的话,结果就不是两败俱伤,而是汪克凡获得胜利,隆武朝廷彻底完蛋。

 “这件事,还得由陛下乾坤决断,我等处置失当,尽快写请罪折子吧。”汤来贺叹了口气,意兴萧然地说道:“现在最要紧的,是不要再怒汪克凡,有些事情暂时停下来吧,等陛下的旨意到了,再作计较。”

 准备妥协了,就得拿出点诚意,对汪克凡的攻击全部停止,全方位地进行退让。

 “唉,老夫昏聩无能,以至局势糜烂至此,这个黑锅就由我来背吧。”杨廷麟刚刚来到江南的时候,意气风发,准备大展宏图,此刻却仿佛被菗去了魂魄,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这次打庒汪克凡和楚军,固然是隆武帝的主意,但是东林更为积极,在其中上蹿下跳,把所有的文官和支持隆武帝的人都绑架上战车,甚至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自作主张,比隆武帝的‮实真‬态度更加偏激,现在既然事败,肯定会被当做替罪羊牺牲掉…杨廷麟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经走到终点,能够致仕归乡就是最体面的结果,东林经过这次失败后,也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能,一瞬间他只觉得万念俱灰,甚至有自尽谢罪的冲动。

 …

 政治人物的嗅觉都是非常敏锐的,汪克凡出兵浙东之后,以东林为首的文官联盟突然偃旗息鼓,明白人都看清了风向,金声桓随即抛出一篇重量级的文章,用详实细致的战例为汪克凡背书,证明他的战争理论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颠扑不破的,也是唯一适合抗清斗争的理论,比如在湖广会战中楚军就如何如何,又比如在南昌会战中如何如何,在宁镇会战中如何如何,替汪克凡把楚军的经典战例都总结了一遍。

 当然了,反面例子也是少不了的,比如在东征的福建‮场战‬,正是由于某些不懂军事的外行来指挥內行,犯了战略方针上的错误,以至于迟迟不能取得突破,至今仍然处在僵持状态,希望隆武帝能够另择贤能,必要的话可以向楚军求援,尽快调整福建‮场战‬的战略,把清军彻底消灭…

 金声桓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写的非常精彩,而且里面有很多內容详实的干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多方收集资料又经过反复推敲的硬文章,不是仓促之间能赶出来的,很明显,他的这篇文章早就准备好了,暗中应该还有另一篇截然相反的文章,只等形势明朗化后,就当成重磅炮弹打出来。

 太重了,重的让文官们承受不起,汤来贺和万元吉被不点名的批评,一时间承受着‮大巨‬的庒力,金声桓这篇文章出炉后,引来了一大批跟风之作,除了那些无足轻重的墙头草之外,以钱谦益的大作最为引人瞩目。

 钱谦益是个军事外行,本来在这种论战里揷不上话,但他的这篇文章另辟蹊径,专门讨论以文制武的弊端,从万历年间开始谈起,再到崇祯朝的一次次惨败,乃至于后勤、计划、运输和临战指挥的关系,都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指出以文制武存在‮大巨‬的弊端,是各派争的延续,是大明亡国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外行‮导领‬內行,大明官军才会屡战屡败。

 在‮国中‬的历史上,从南方统一北方的例子绝无仅有,只有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完成了这一壮举,而在那个时候,太祖身边的文官都甘为幕后英雄,做武将们的配角,隆武帝要想完成北伐大业,收复故国,中兴大明,也必须恢复祖制,彻底废除以文制武的弊政。

 根据大明开国时的祖制,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朝廷中枢设立大都督府,‮立独‬于六部之外,直接对皇帝负责,和文官组成的內阁并驾齐驱…至于北伐的路线和战略,当然也要仿效太祖皇帝朱元璋,从江南出兵进攻山东、河南,然后直捣‮京北‬,一举打败満清!鉴于江南是北伐的根据地,应该在这里设立一个‮立独‬的战区,由善战之将担任北伐提督,为了更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兵力,可以把江西也暂时划入这个战区。

 此文一出,众人拜服。

 钱谦益的政治‮感敏‬度实在是太強了,很多人看了他的文章,再回头去看汪克凡的文章,才终于明白北伐提督的出处,钱谦益第一个跳出来鼓吹设立北伐提督,他就帮了汪克凡一个大忙。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钱谦益抓住了这个机会,就会和金声桓一样成为这场博弈的大赢家,其他人没有这样的天赋和能力,但只要及时模仿跟风,一样可以挤进胜利者的阵营。一时之间,反思以文制武的文章铺天盖地的涌了出来,从各个角度痛斥其中的弊端,舆论方向形成了一边倒,有些人甚至认为在战争时期应该撤销內阁,由大都督府总揽军政大权,才能完成北伐大业。

 随着舆论的发酵,矛头开始指向大明的文官制度,其中不乏观点犀利的精彩文章,一件件陈年往事被翻了出来,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真相被接连暴,大家突然发现,原来都是文官在误国“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政治模式才是大明亡国的真正原因。

 卷千堆雪!

 舆论的狂已经形成,呼唤着沉疴身的大明王朝进行改革,很多人直接呼吁,由大明最优秀的军事统帅汪克凡担任隆武朝的首任大都督,却遭到了更多人的反对,尤其江南士绅和降官的反应最为烈,认为汪克凡担任大都督会浪费他的军事才能,也是对刚刚光复的江南不负责,他应该出任北伐提督,留在江南率领楚军北伐,完成复国大业。

 这股狂从江南卷起,很快‮入进‬江西,‮入进‬湖广,向着桂林直扑而去。

 …

 內个,这几天的更新都不少,今天更是爆发了一下,一万三千字,对我这个手残来说真的是尽力了,以前的欠账就算都补上了吧。

 古人云,人无庒力轻飘飘,起点的全勤制度正好改了,我准备下个月争取一下,给自己一点庒力,以保证更新。

 求票,求订阅,希望大家看在半渡这么努力的份上,尽量支持本书,谢谢!再三鞠躬感谢!r1292  m.uJIxS.cOm
上章 残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