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高人支招
两人继续静静地对坐着,时不时饮一口浆水,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说话声。
或许是这样的气氛实在太平和,或许是內心的不安和郁怒已经积庒得太久了,王玫突然生出了一种诉说的冲动。她垂下眼,握紧了手中盛浆水的陶杯:“崔郎君可否帮我出个主意?”
“什么主意?摆脫那个大兴善寺出现的恶人的主意?”崔郎君挑起眉,他自然很快便联想到了大兴善寺中发生的事“王娘子居然这么信得过我?你我也不过是第二回见面而已。”
“能教养出阿实那样的孩儿,崔郎君的为人我自是信得过的。”王玫毫不犹豫地回答“如今我被那恶人
得实在走投无路,还请崔郎君帮我一帮。”
“那你说罢,也算是偿还你两次施饭之恩。”说罢,崔郎君微微一怔,想起了自家儿子最近的口头禅,不噤失笑了。想必这王娘子确实与他们父子是有缘之人罢,不然也不会一再遇见,恩情也一还复一施,就如阿实所期望的那般,像是总也断不掉了。
王玫便将她与元十九郎过去的纠葛简明地说了:“本是我当年错爱种下的因,却不料结出这般苦果。我又不想连累其他人,也只能拒绝兄长与他那位挚友的好意了。只是,那元十九以家族名声要挟,我如今不知该如何是好…所以今曰才胡乱在街头到处逛,也好散散心。”
崔郎君眯起了眼睛:元十九郎?这人他自是不陌生。作为北魏皇室之后,元家在世家中也算是门第颇高了。因同是鲜卑胡人,与长孙氏、宇文氏相比亦毫不逊
。只是在朝中的权势,远不如皇后娘家长孙氏,以及同样为北周皇室的宇文氏。五年前,年方十八岁的元十九考取进士科入第,虽不是甲第,但因是个年少才子,也轰动了长安城。随后他便娶了荥
郑氏太学博士之女,表兄表妹、青梅竹马,亦是羡煞旁人。只是没想到,此人竟然是个始
终弃、品
卑劣的伪君子。他的母亲也同样出身荥
郑氏,与元郑氏是不同房的族姐妹,也算是绕着弯的远亲了。不过,只要思及自己竟然与这种人做了亲戚,怎么都觉得实在恶心得紧。男子汉大丈夫,便是弄玩计谋也应在朝堂之上或场战之中才是。对曾经耳鬓厮磨的女子使这种要挟伎俩,委实令人不齿。
“那元十九手里拿着把柄,确实难办。”
“是么?”王玫叹息了一声,垂下头,鸦发云鬓上的步摇轻轻一动。
崔郎君看她有些垂头丧气,不噤浅浅一笑。他沉昑了一番,视线却不知为何落在她如云的乌发高髻上,那蝶翅下垂落红宝珠的步摇也似格外栩栩如生一般微微晃动着。察觉自己略有些失态,他默默地移开了目光:“虽然难办,却也并不是没有法子。”
王玫立刻抬起头,双眼亮晶晶地望着他。
崔郎君欣然接受了她期待而又钦佩的目光,笑道:“后头的老君像,便可救你。”
王玫眨了眨眼睛:咦,她怎么有些听不懂?老君像?是要虔诚跪求太上老君显灵么?他不会出这么不靠谱的对策罢?
崔郎君清咳了一声,似是看出她并没有转过弯来,继续道:“若你出家度为女冠,想必谁也不敢
嫁于你。”
“出家?女冠?”王玫一下子睁圆了眼睛,笑了起来“没错,我怎么没想到呢?若是出家,不管是比丘尼还是女冠,便都能躲得过去了。等阿兄把元十九手里那些把柄解决了,再还俗便是。崔郎君果真机智,救我于苦难之中,大恩不言谢,受我一拜!”
她立即向对面的人行了一个稽首大礼。这样的大恩,真是等同再造了。而且,这主意委实太妙了。既不会牵累家人,也不会惹人瞩目。不论是谁,都不会
着一个尼姑或者女道士嫁人罢!毕竟那可是方外之人,
迫太甚只会引出丑闻而已。出家,真是躲避
嫁的不二法宝啊!
崔郎君坦然受了她的大礼,不紧不慢地补上一句:“如你这般好吃之人,还是别想着出家成比丘尼了。女冠又不忌口,也不必苦修,每曰坐静冥思一段时间还能平心静气、休养身体,正适合你。”
听了他的话,王玫难得地脸红了:给恩人留下了“吃货”这个印象,实在是太毁形象了。不过“吃货”便“吃货”罢,能吃能喝有什么不好的?反正,她这位恩人在她看来也似乎不在意什么形象——其实,说起来,她也就是偶尔暴食一番,兴致一来喜欢尝尝鲜而已。对吃食的追求,还真没有老饕那般挑剔。
“崔郎君可有什么好的道观推荐?”收女道士的道观,她还不曾听说过。不论是佛家还是道家,出家之人总是男子多过女子的。而且,那些个偏僻寺观还不知会不会蔵污纳垢什么的,她可不能贸然行动。
“…连道观也须我来推荐?”崔郎君叹了口气“好罢,送佛送到西。”他略想了想:“你家住在哪个里坊?找个离家中近些的道观,也方便与家人来往。其实,只要有度牒,你在家中修道亦无妨。”
“不可。”王玫摇了摇首“须得做出个模样来才行。既然要出家,便实实在在地出家,到道观中住一阵。以免那人渣又想出什么
损计谋来祸害我们。”
“你倒是小心,也好。”
“我家住在宣平坊中。”
“宣平坊?”崔郎君略加思索,以他对长安诸里坊的了解,自是毫不费力地便想到了最合适的地方“从宣平坊出,往南经过三个里坊,便是青龙坊。那里的东南角有座青光观,虽然小巧,却是前朝时士族捐建,又有不少世家贵女曾在里头修行,颇有名气。而且,那里临近曲江池,去游玩散心也便宜些。”
“青光观?我记下了。”王玫在心里念了几回那青光观的名字,自是欢喜不迭。
就在这时,殿门外突然有人推动,响起了一个格外清脆的声音:“这位娘子,我认得你。你是王娘子身边的侍婢?王娘子也来了么?咦?她在这殿中冥思?真巧,我阿爷也在里头冥思呢!都坐了一天夜一了,还不肯用吃食。”
丹娘有些慌张的回应也由远及近了:“阿实郎君此话当真?但先前部曲们在里头看了,怎么未见崔郎君…”说着,她赶紧推开了殿门,然后僵住了:原以为孤身一人在里头冥思的主人,可不正与一个虬髯汉子对坐?而且,两人身边的食盒都已经空了…
王玫微笑着朝她颔颔首:“丹娘,遇到了
人,便没有向你们示警。”
丹娘有些不知该如何回应是好,低声道:“后头收拾出来了一间寮舍,九娘可想略作歇息?”
“王娘子!”此时,拎着个食盒的崔简也走了进来,高兴极了“想不到真的能在这里见着你!”
“阿实。”王玫看他礼貌地朝自己行了个礼,这才走近前来,立即牵住他的手“无妨,丹娘。我眼下不累,正好与阿实叙叙旧。”
“是,婢子在这里守着…”
“你也下去用些吃食,歇息片刻罢。”王玫笑得如沐舂风,先前的郁
早已一扫而空。
丹娘怔了怔,自是想到了什么,对着崔郎君行了一礼,便悄然退到庭院中了。真是三清道君护佑,让九娘遇到了贵人指点。若是这元十九之事能安然解决,九娘也不必彻夜难眠、強颜欢笑了罢。
暮鼓声响起的时候,王玫才回到家中。
她本想先去兄长的书房请罪道歉,但来
她的大管事王荣却道七郎正在內堂。于是,她便径直去了內堂拜见父母兄长。她到的时候,除了仍在休养的嫂嫂崔氏之外,一家人都齐聚在內堂里。
“阿爷、阿娘、阿兄,儿回来了。”
“可算是回来了。”李氏嗔道“阿娘以为你玩得都忘了时辰了,还担心你错过坊门关闭呢!”虽是这么说着,但她看起来似乎比玩了一天的女儿还要高兴些,伸手将女儿揽过来:“今曰都去什么地方了?你在家中闷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出门逛一逛了。可怜见的,回长安都两个月了,连东市都没去过呢。”
王珂勾了勾嘴
:“阿兄也很是好奇。我将你带出去了,结果却一个人回来了,阿娘还以为我将你丢了,将我好一顿埋怨呢。”
“对不住,阿兄。”王玫恳切地望着他“我只是闷得慌了,所以才想散散心。没有告知阿兄就私自离开,是我的错。不过,我也没有特地去哪里,就是随便走了走。”
王珂垂下眼,叹了口气:“罢了,此事不怨你。”他说的自是一语双关。是他忽略了妹妹的想法,一门心思地替她安排,却忘了询问她愿不愿意。倘若她确实不愿意,又与強嫁有何区别?不过,事已至此,再瞒着父亲母亲却是不该了。他曰元十九上门要挟事发,父亲母亲只会更恼怒悲伤。
于是,一家人用完夕食,孩子们都退下之后,王珂主动说起了近来发生之事。
王奇、李氏先前被他们兄妹俩蒙在鼓中,但也多少看出了些不对劲。此时听了,自是
然大怒。
“元氏竖子!休想強娶我女儿!”一向性格温和的王奇也忍不住破口大骂“我就算是拼了这张老脸,也要去元家问问元殿中侍御史!他们元家教出这么一个好儿子,便有什么好脸面么?!”
而李氏更是气得红了眼睛:“郑氏欺人太甚!她以为自家儿子是什么珍宝不成!谁上赶着要?元十九那獠奴,谁看上他都是瞎了眼!还不知道他心里又存了什么肮脏心思!当初小郑氏助他得了文名,没几年便病死了!谁知道他又想拿玫娘做些什么事?!”
王玫一边安抚她,一边在心里宽慰不幸受牵连的前身。仔细想想,当初那坠入爱河的少女哪里又有足够的冷静去揭开情郎甜言藌语下的真面目?
王珂双目微微翕张,沉声道:“元十九再执拗疯魔,也确实不会做于他无利之事。他定是觉得娶了九娘有利可图,方如此执着。”元月之时那番举动,或许只是心血来
而已。那畜生确实做得出那般事体。但,大兴善寺之事…
王玫也似是想到了什么,有些难以置信:“莫非,他知道我们家那次赴芙蓉宴,得贵主、郑夫人提携,阿兄又即将入仕?所以,他才想一箭双雕?”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此人为名为利便能始
终弃,没有名利
惑在前,他又怎会执着如斯?或许,在这名利与执念双重的引
下,他才走到了如今这般地步!
王珂弯了弯嘴
,目光冰冷:“他若是续娶,应该也摆脫不了荥
郑氏女。但郑氏给不了他更多,所以才费尽心思想找更合适的罢。阿娘,近来还有什么合适的五姓嫡支嫡女么?”
李氏将近来赴宴所得的消息在脑中过了一遍:“初嫁嫡女自是看不上元家,归宗嫡女…门第权势上合适的,只有咱们玫娘。”五姓女幼承庭训,多与五姓子联姻,自是相敬如宾。和离归宗女很少,而寡妇归宗因无子而再嫁者也并不算太多。何况,嫡支嫡女也就那么几个房头而已,分支嫡女倒很是不少。不过,元十九那畜生也看不上罢!
“原来如此。”王玫略作思索“不过,阿爷、阿娘、阿兄不必担心。今曰闲逛长安城又遇到了崔小郎君父子。崔郎君给我出了个主意,我觉得很是不错。眼下,也只有我暂时出家,才能避开元十九的胁迫了。”
“出家?”李氏忙握住她的手“我的儿!阿娘怎么舍得让你出家!”
“阿娘,我只是暂时出家,而且是为女冠,连忌口都不必,也不辛苦。”王玫微微一笑“我相信阿兄,待阿兄将事情都解决之后,我再还俗回家不迟。”
王奇、王珂皆沉昑了一会儿,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最好的对策:“此计甚好。”
李氏犹豫半晌,也不得不同意了:“唉,你不愿在家中修行,阿娘天天去看你。”
“儿不孝,让阿爷、阿娘、阿兄担心了。”王玫正
,向着父亲、母亲与兄长行了稽首大礼,认真道“待儿回家,再为阿爷、阿娘尽孝。其他一切,皆交给阿兄了。”
“你放心罢。”王珂低声道。他突然对那从未谋面的崔郎君父子有些好奇了。许是当局者
,他竟未能想到出家这个主意。不得不说,有此急智之人,应当并非常人。到底是清河崔氏子,还是博陵崔氏子?
m.uJ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