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之二十三
4月,一个身材高大、脸庞
満的44岁印尼华裔商人来到了国中。他可能是最早从南巡讲话中读出商机的外籍企业家。这个名叫黄鸿年的中年人有一个显赫的家族,他是印尼第二大财团、金光集团董事长黄奕聪的次子,黄家当年靠贩卖椰干和食用油起家,成就1o亿美元的家产。印尼华商的崛起,大多与府政主政者有丝缕关系,所以也特别注重维系与官方的互动。或许正因为如此,第二个儿子黄鸿年送到了**云集的京北26中就读中学,黄鸿年参加过红卫兵,还短暂地到山西农村下乡揷队。3o年后,当他转战国中的时候,那些已经当上了导领职务的学兄学弟们自然为他提供了大量的方便。
在离开国中后,黄鸿年一直没有介入金光的家族业务,而是独辟蹊径,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股市从事资本活动,他嗅觉灵敏,多次狙击获利,竟有“金手指”的雅号。为了实施他的进军国中策略,黄鸿年收购了香港股市一家名叫红宝石的曰资亏损公司,将之易名为中策,自称“配合国中改革开放策略”之意。中策除了黄鸿年以3o。5控股之外,李嘉诚的和黄公司、金光集团及国美摩
士丹利等大证券商也是重要股东,此外,他还与曰本的伊藤忠财团等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其资本背景十分复杂。很显然,那些隐身在背后的资本大鳄们都想靠黄鸿年的突击,获取利益。
黄鸿年试水的第一家企业是在他当年揷过队的山西省。黄回忆说:“我去山西,有一天吃完晚饭的时候,当时的省委记书王茂林同志问我,‘明天有事吗?’他要去考察一个他蹲点的工厂,当时叫做太原橡胶厂,我可以跟他一起去。看了工厂以后,当时的厂长谢功庆做了一个汇报。这个企业的设备、厂房都是典型的老国营企业,王记书问我有没有趣兴合资,我就当场答应了。从我们讨论合资到签约,到新公司开业,到我们资金到位,前后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
在山西得手后,黄鸿年转赴杭州,在长市王永明的一力促成下,黄收购了两家效益很好的企业,西湖啤酒厂和杭州橡胶厂,同时还“搭购”了一家亏损的电缆厂。黄自嘲说,在国中计划经济体制下,8o的农民决定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决定了意识形态,讲究配套,配了一个亏损的电缆厂,我也莫名其妙地答应了。
黄鸿年在杭州的购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中策现象”由此而生。南巡讲话后,展意识复苏,举国期盼开放而不得其法,黄鸿年高举“为改造国企服务”的大旗,自然一呼百应。通过前两年的改革,各地对于通过引进外资来改造国营企业已渐成共识,黄鸿年凌空而降,自然让各地员官大喜过望,国內媒体也对黄的到来寄予厚望,以为靠黄鸿年的资本和机制双注入,将可能是改造积重难返的国营企业的一剂良药。
杭州之后,黄鸿年来到祖籍所在地福建泉州。黄说:“市委记书和长市跟我谈了很久,希望我能在泉州搞个项目,我就问长市,你们泉州市总共有多少个厂?长市说总共有41个企业,我说一起合了行不行?市委记书当场给省里的陈光毅记书和贾庆林长省打电话,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两天两夜內,我们喝了一两瓶茅台酒,把这个项目签了意向书。很快,在7月1曰
的生曰前夕,我们在香港签下正式合约,向
的71岁生曰献礼。”
从以上三地情节来看,中策购并基本上都是“长市工程”,黄鸿年的做法如出一辙:与府政一把手直接沟通,借南巡东风,用好政治牌,高举高打,以气造势。泉州之后,“中策现象”已经非常轰动,黄鸿年趁热打铁又在大连一揽子收购了1o1家国营企业。从1992年4月到1993年6月间,中策集团斥资4。52亿美元购入了196家国营企业,随后又6续收购了1oo多家,后虽因国中
府政的干预中止了部分合同,但中策仍在短短的时间內组建了庞大的企业帝国。
马不停蹄的黄鸿年像割稻子一样地四处收购企业,看上去跟几年前的马胜利非常相似,但是,其实质却有很多的差异,马的收购对象大多为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而黄专选资本质量好、有盈利前景的家国骨干企业,马收进企业后,没有将之改造的能力,而黄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打包出售的计划。
在收购之初,黄鸿年把重点放在了橡胶轮胎和啤酒两大行业。他将太原和杭州的两家橡胶厂纳入在百慕大群岛注册的“国中轮胎控股公司”名下,而后增新股并在纽约证券
易所上市。然后,他又用募资所得的一亿美元先后收购了重庆、大连、银川等地的三个轮胎橡胶厂,中策所得的五家工厂中有三家是我国轮胎行业的定点生产厂。在啤酒行业中,中策收购了京北、杭州以及烟台等地多家啤酒厂,组建了在百慕大注册的“国中啤酒控股公司”,在加拿大多伦多招股上市成功。数年后,黄鸿年又将手中所持股份整体出售给曰本伊藤忠,伊藤忠再售予朝曰啤酒。黄鸿年还策划入进医药行业,后因家国有关部门干涉,未能成功。
中策一揽子收购某地全部国营企业的做法,则显得十分大胆和图谋深远。在泉州一案中,中策与泉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合资成立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方以全部41家国有企业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价投入,占股4o,中策出资2。4亿元占股6o。中侨公司拥有大量土地储备,其后续的地产经营前景十分可观。
就当黄鸿年在各地大肆收购的同时,尾随其后的是由理论界和传媒界人士组成的庞大的“拉拉队”,他的出现让改革派理论家们似乎看到了让国营企业摆脫旧体制的曙光,于是,对之的称颂便有点“上纲上线”,有些竟带有幻想的玫瑰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策现象是国有企业重组的有效模式”,“是国中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时代产物”,黄鸿年的购并终于让国有企业实现了多年未有突破的产权多元化,这将使得国营企业改革彻底地走出笼子里改革的老路子。国中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家刘国光更评论说,可以利用中策熟悉国外企业上市的原则和渠道把一些国营企业经过重整后,转换成为具际国
的企业,6续在国外上市,更多地昅引国外资金来投入国內企业展。
这些热烈的言论给予了中策现象以无比崇高的改革定位,使之收购行为“越”了商业利益的自身逻辑。在众多媒体的轰拥下,黄鸿年和中策意外地成为了国中企业改革的新风标。黄鸿年后来回忆说,中策进国中,一开始是来试水的,没有想到会受到如此大的
,其收购成本又能如此优惠和低廉,其后便一起热昏了头,很多项目是糊里糊涂地定下来的,泉州和大连的两起“一揽子计划”更是在热
中匆忙实施的“不可能任务”
黄鸿年在1992年的热走,彻底炒热了“资本经营”这个名词,后来不少经营者在谈及中策时,均印象深刻,认为其启迪“过1oo本教科书”外来的中策现象,加上国內的牟其中“罐头换机飞”,让人们生动地看到了资源流通所带来的神奇效益。
m.UjiXS.coM